地址:太原市北中环街富力盈通国际公寓
邮编:030009 联系电话:0351-4866244
10月的黑龙江,一场秋雨让空气中多了些许寒意,但这片黑土地上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绥棱县泥尔河乡卫星村的1.8万亩稻田里,收割机在翻滚的稻浪中齐头并进;在牡佳高铁、佳鹤铁路建设现场,3000余名村民依托“铁饭碗”增收致富;在黑河、伊春等林区、垦区,23对公益性“慢火车”往复穿行,背着农副产品和山货的跑山客在车上分享着他们的致富喜悦。
2017年以来,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黑龙江省委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扶贫攻坚工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企业优势,扎实推进铁路建设扶贫、运输扶贫、定点扶贫、消费扶贫、党建促脱贫等重点工作,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奏响了铁路扶贫的动人乐章。
铁路建设送来“脱贫经”
9月27日,佳鹤铁路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兴安制梁场内,24岁的季全有带着8个工友,在梁上熟练地绑扎铁线。半年前,他还是在家务农的农民,如今,他已经是这个工队中的班组长,月收入超6000元。
2019年6月,黑龙江省百大项目之一的佳鹤铁路全面开工建设,这条设计时速200公里的快速铁路,建成后将通过哈佳铁路和在建的牡佳高铁,连入全国高铁网。届时,鹤岗至佳木斯动车组列车运行时间仅需36分钟,鹤岗至哈尔滨列车运行时间也将由现在的8小时缩短至3小时以内。
佳木斯至鹤岗铁路建设改造指挥部在沿途各地招收了近3000名务工人员,并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专业技能和安全培训,评定合格后上岗作业。季全有说,有了这门手艺,国内只要有铁路建设项目,他都能够去工作,这就相当于端上了“铁饭碗”。
与季全有相比,39岁的赵春玲却是捧上了一只“金饭碗”。
赵春玲是富锦市长安镇聚贤村人,全家5口人,此前家庭收入主要靠她和爱人种地和务工为主,生活比较困难。因会做面食,去年7月,赵春玲来到佳鹤铁路施工单位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佳鹤铁路项目部当上了厨师,每月工资4500元,而且包吃包住。一年下来,她挣了5万多元,再加上爱人当保安挣的工资,她家成为村里的富裕户。
为了提高厨艺,项目部特意从西安聘请了一位专业厨师对赵春玲进行培训。如今,赵春玲做出的油泼面、臊子面和焖面等西北风味面食已经颇为正宗,深受施工人员喜爱。
“工程结束后,我就回老家富锦开一个西北风味面馆,相信凭借我的手艺,我家日子会越来越红火。”揉着雪白的面团,赵春玲自信满满地说。
4年来,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建设开通了哈牡高铁、哈佳铁路,在建的牡佳高铁、佳鹤铁路在物资采购和雇佣建设用工等方面,全面向贫困地区倾斜,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仅2019年累计在各铁路工程建设地区使用劳务人员就达3万余人次,支付劳务工资14亿元,促进了当地劳务人员增收致富。其中,仅佳鹤铁路建设就为当地提供了近500个就业岗位,不仅为就业人员提供了工资收入,而且提供了技术培训,为未来就业致富拓宽了渠道。
客货运输铺就“致富路”
5月6日,肇东市农民王财从绥化登上K5131次列车,奔赴三江平原参加插秧。这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连续21年开行插秧专列。本以为受疫情影响赶不上春耕,但这趟如期开行的插秧专列让王财长舒一口气。
黑龙江三江平原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大、品质优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由于当地劳动力不足,每年春耕季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水稻备耕、插秧。2000年,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开行插秧专列,为赶赴三江平原垦区插秧“淘金”的“插秧客”提供便利出行条件。21年来,他们运送“插秧客”约170万人次,每人每年插秧收入7000元以上。
扶贫攻坚,交通先行。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公益性运输优先原则,牢牢把握贫困地区发展实际和贫困群众需求,除每年开行插秧专列、高考专列、春耕物资运输专列外,还坚持开行23对公益性“慢火车”,覆盖大、小兴安岭林区和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年运送旅客700万人次,有时仅为一位旅客停车。这些最少只有三五节的“慢火车”,多年来始终坚守着这份公益责任。
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以满足群众出行为目标,采取“铁路+公路”的公铁联运新模式,与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黑龙江省扶贫办、黑龙江省旅游委等部门协调,自2017年9月16日,在齐齐哈尔市甘南县等地试点建设公铁联运无轨站。目前,56个公铁联运无轨站已全部建设完成,覆盖黑龙江省内绥化、黑河、鸡西、安达、讷河等25个市县、23个乡镇等地,日均运送旅客1.3万人次。今年以来,仅甘南县通过公铁联运,运送外出务工人员就达5000余人次。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黑龙江作为我国第一农业大省,电煤、粮食、农资、防疫等重点物资运输始终是铁路企业承担的责任。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全力保障贫困地区重点物资运输,提供运价优惠政策,降低物流成本,为农用物资运输提供运力保障。4年来,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共研发、优化贫困地区货运产品8项,在省内贫困县境内铁路货物运量达6200余万吨,有效降低了当地企业物流成本。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发挥铁路运输优势,积极组织开行同江、建三江等方向以及援疆扶贫旅游专列37列,运送游客近2万人次,其中援疆专列23列,向抚远开行旅游专列11列。地处中国北端的漠河站成为全国旅友的热门打卡地,去年以来,有超过200列旅游专列抵达中国北极火车站,极大推动了黑龙江省偏远市县旅游业的发展。
从“输血”到“造血”实现真脱贫
10月15日,绥化市绥棱县泥尔河乡卫星村的1.8万亩水稻开始收割。稻田边,卫星村党总支书记、哈尔滨局集团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王玉国正在组织村民将打好的水稻进行晾晒。
这是驻村扶贫工作队在村里的第四个年头。2017年5月份,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决策,承担国有企业参与扶贫攻坚的社会责任,积极对接包保卫星村的扶贫工作。他们投资修建村综合服务中心、乡村公路、养鹅基地,开展乡村亮化工程;与贫困户签订蔬菜、家禽保价收购合同,使村集体年均创收17万余元。
为避免贫困户脱贫又返贫,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提出构建养鹅产业、种植有机蔬菜发展庭院经济、壮大卫星村富硒鸭稻米种植产业、发展电商平台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等措施,建设316千瓦的光伏发电站,使每个贫困户年均增收千余元,引导扶持村民“造血”;聘请农牧专家系统开展肉鹅养殖、绿豆种植、大豆种植、木耳栽培等技术培训,共培训村民2000余人次。
扶贫先扶志。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充分发挥铁路企业党建优势,由绥化工务段绥棱线路车间党总支与卫星村党总支开展联学联建,强化党建引领,建强党组织,不断提升组织力、战斗力,在脱贫攻坚中展现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村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村60名党员中选树了水稻种植能手万凤群、养猪能手王永安、养鹅能手许耀东等一批典型人物,作为引领村民实现致富目标的标兵。
4年来,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为卫星村直接投入扶贫资金600余万元,组织硬化村屯道路8.55公里,安装太阳能自控路灯376盏,清理村屯道路边沟垃圾2.8万延长米700余车,铺设排水U形槽、排水涵管、步道板、道路防护栏和绿化树木10余公里,打造了1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建设了575平方米集党员活动、卫生服务、文体活动、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村民社区服务中心,村基础设施水平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村民经济收入稳步增长,贫困人口的人均年收入由扶贫工作队驻村前的不足2700元提高到现在的8700元。
2019年,卫星村通过了国家第三方脱贫评估,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实现了黑龙江省委制定的阶段性帮扶目标。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被黑龙江省评为“全省优秀包扶单位”,驻村工作队被国铁集团评为“铁路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在推进建设扶贫、运输扶贫、定点扶贫等举措外,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还大力实施消费扶贫,先后与国家贫困县黑龙江省海伦市人民政府签订《路地扶贫合作框架协议》,购买并协助销售海伦市大米、豆油等农副产品共计520余万元,采购卫星村农副产品310余万元,解决对口乡村贫困群体农副产品销售难的实际问题,增加贫困村民收入。
2019年11月,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将海伦市生产的粮、油、玉米等农副产品引入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火车头商城”电商平台,在管内各单位开办展销会。此外,哈尔滨站、哈尔滨西站、哈尔滨东站等主要车站设置10组中国铁路消费扶贫展销柜,展示销售贫困地区扶贫产品,扩大农产品销量。
雨初晴,风正劲。广袤的黑土地上,和百姓几十年心心相系的扶贫攻坚“火车头”,将继续载着龙江人民的新希望,继往开来,奔驰在前往小康生活的幸福大路上。
本版照片由胡艳波提供
本版策划 胡艳波
数说
插秧专列开行21年运送“插秧客”约170万人次
高考专列开行18年运送考生3.4万人次
开行省内公益性“慢火车”23对
建设“铁路无轨站”56个
建成“公铁联运站”21个
开行“龙泰号”援疆旅游专列23列,发送游客1.6万人次
帮扶定点扶贫村,贫困户年均增收3500元至6000元
向定点扶贫村投入扶贫资金600余万元
采购扶贫村农副产品310余万元